2021年6月1日,胡潤研究院發布《2021胡潤中國藝術榜》,榜單內容為前100位中國在世“國寶”藝術家按照2020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的排名。該榜單始于2008年,至今已經連續十四年發布,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體現。

《2021胡潤中國藝術榜》100位上榜藝術家總成交額32.4億元,比去年增長9%。
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:“藝術市場今年回暖,藝術家個人品牌的價值在集中,前20名上榜藝術家總成交額占整張榜單80%。”
同時,他還表示,“藝術品對收藏者來說是一種享受,也需要長期的投入,成功的藏家會獲得他人的尊重。藝術收藏也會讓相同圈子的人走到一起。”
77歲的國畫家崔如琢以7.8億元的總成交額再次榮登胡潤中國藝術榜榜首,至此崔如琢連續7年榮膺榜首。其2017年作《秋山煙翠》成為在世藝術家去年成交價第一高的作品,由永樂拍賣以1.9億元的價格拍出。崔如琢在2020年的總成交額與上一年相比出現大幅增長,增加了4.4億元,增幅132%,高出第二名成交額5.1億元。胡潤表示:“崔如琢這七年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共計達到51.1億元,是第二名曾梵志的四倍。”

崔如琢
57歲的油畫家曾梵志成交額達到2.7億元,排名第二,比去年上升五位,時隔兩年后再次進入榜單前兩名。其《面具系列 1996 NO.6》是在世藝術家去年第四貴的作品,由永樂拍賣以1.6億元的價格拍出。曾梵志已連續十四年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,2014年曾位列榜首。胡潤表示:“我們藝術榜創立十四年來,曾梵志是唯一一位從未離開過榜單前十的藝術家,這也說明了收藏家對他價值的認可。”

曾梵志
66歲的油畫家周春芽以2.6億元的成交額排名第三,比去年上升一位,時隔一年重回榜單前三,其2020年總成交額比上一年增長55%。他的總成交額中有一半來自于兩幅拍得最貴的作品:由中國嘉德以8,625萬元拍出的1984年作《春天來了》和以4,370萬元拍出的2003年作《山石與煙云》。周春芽已連續十四年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,2013年曾位列榜首。

周春芽
57歲的油畫家劉野成交額比上一年下滑35%,至2.1億元,排名比去年下滑兩位至第四。劉野已連續十四年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。其2008年作《讓我留在黑暗里》去年由香港蘇富比以4,099萬元的價格拍出,2001年作《蒙德里安在倫敦》去年由佳士得香港以2,072萬元的價格拍出。

劉野
63歲的油畫家張曉剛成交額比去年增長108%,至1.9億元,排名上升三位至第五。張曉剛已連續十四年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,2009年曾位列榜首,今年是張曉剛2009年之后第一次回到前五名。張曉剛1995年作《血緣—大家庭2號》去年由佳士得香港以8,353萬元的價格拍出。

張曉剛
83歲的國畫家范曾以1.4億元的成交額排名第六,比去年下降14%,十二年來首次跌出榜單前五。范曾已連續十四年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,2011、2012年曾位列榜首。

范曾
58歲的油畫家劉小東成交額上升35%,以9,222萬元排名第七,比去年上升三位。他的總成交額中將近九成來自于一幅作品:由永樂拍賣以8,050萬元拍出的2004年作《新十八羅漢像》。劉小東已十三次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,其中排名最高是2009年,曾位列第六。

劉小東
89歲的油畫和國畫家朱曜奎以7,666萬元位列第八,比去年上升一位。今年是朱曜奎連續第三年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,排名連續上升。

朱曜奎
42歲的油畫家賈藹力總成交額比去年增長182%,以7,349萬元位列第九,排名比去年上升18位。其2010年作《藍山》去年由永樂拍賣以2,185萬元的價格拍出,2006年作《二月物語——永》去年由北京保利以2,070萬元的價格拍出。賈藹力已五次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,今年第一次進入前十。

53歲的油畫家毛焰總成交額比去年增長1043%,以5,785萬元位列第十,排名比去年上升62位。其1994年作《蘇童、常進、魯羊、李小山》去年由北京保利以3,105萬元的價格拍出,1996年作《記憶或者舞蹈的黑色》去年由中國嘉德以2,070萬元的價格拍出。毛焰已八次入圍胡潤中國藝術榜,今年第一次進入前十。

毛焰
前十名價格最貴的在世藝術家作品中,5幅是國畫,5幅是油畫。其中,5幅國畫均為崔如琢的作品;5幅油畫中,兩幅周春芽的作品,另外3幅分別是曾梵志、張曉剛和劉小東的作品。

今年的胡潤藝術榜繼續對最暢銷中國藝術家100名進行了排名,遴選了中國近現代以來最暢銷的100位藝術家(含在世和已故藝術家),其中前100位中在世藝術家26位,前50位中只有9位。

歷經20多年的發展后,中國藝術品市場處于正規化、系統化的穩健發展階段。中國藝術品市場進行著更迭和轉型,向著“精與稀”的方向發展。根據胡潤的相關調查,70%的受訪中國高凈值人群有收藏習慣,收藏熱情較去年提高42%。伴隨著個人財富的不斷提升,對文化、對知識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,這是人們逐步認識到了精神需求的重要性的表現。